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最新動態
> 正文
關于海西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某種程度上,政府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還要扮演“導演”或“指揮家”的角色。導演不能“越位”而頂替演員演出,但卻能起到把握整體風格、引導劇情和啟發表演的重要作用。政府的主要工作,應當放在創造優越、寬松的政策和制度環境上,通過金融、財稅、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引導,以及加強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和市場監管,形成完善的市場機制,從而促進產業發展,形成聚集效應。
由于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在其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因此,以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來實現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的建設,這類具體操作性質的政府行為也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滿腔熱情,但對自身角色的理解不清晰,定位不準確,存在急功近利、政企不分等傾向。例如不顧客觀條件和市場環境,跟風大搞文化創意園,許多文化創意博覽會中政府主導的色彩太濃等。這些違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律的做法,非但起不到預想中的推動作用,反而會對市場產生不必要的干擾,影響資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也影響了政府職能的正常發揮。
相關新聞
- 2009-11-11莆田將打造媽祖文化產業園
- 2009-10-30第四批福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授牌 4榕企榜上有名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