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建立多元化投入體制
思明區重視多元化科技投入體制的建設,逐步建立起以財政為龍頭、企業為主體、金融為依托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制。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區財政科學技術支出分別為4275萬元、4954萬元和5110萬元。在政府的引導下,企業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如廈門三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748.97萬元進行“半導體照明高亮度功率白光二極管芯片”的開發及產業化,是一個綜合了理論設計、外延和芯片制造工藝的系統性產業化攻關項目。項目技術水平達國內領先,新增產值22800萬元,新增利潤6430萬元,榮獲思明區第六屆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廈門東南融通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投資800萬元開發的“商業銀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解決了國內商業銀行急需有效的信息系統解決其向以客戶為中心經營思想轉變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實現對營銷隊伍的有效管理和監督,提升商業銀行營銷隊伍的整體水平。項目綜合性能達到國內同類系統領先水平,并成功應用于建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榮獲思明區第六屆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廈門中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開發“輕型屋頂綠化建筑節能技術” 獲得3項發明專利和14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榮獲思明區第六屆科學技術進步獎技術發明類三等獎,實現了技術發明類獎項零的突破。
做新:發展特色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是戰略產業、朝陽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直接關系到區域競爭力的強弱。近些年來,思明區始終堅持“強三優二”的發展戰略,初步形成了光電子、軟件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在光電子產業方面,市、區共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隨著進駐基地企業相繼投產,初步形成了以三安光電、華聯電子、巨茂光電、光莆電子、信達光電為主體的半導體照明和光伏產業集群。2008年,進駐基地的光電子企業已達26家,實現產值26.59億元。其中三安光電公司擁有數百臺國內外最先進的LED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設備,已實現年產外延片45萬片,芯片150億粒的生產規模,占國內總產能的58%以上,居全國第一。公司成為我國“半導體照明工程龍頭企業”并已實現借殼上市。2008年10月,公司技術中心還被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在軟件業方面,形成了以東南融通、億力科技、精通科技、中資源、精圖信息等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導的軟件企業群體,一些主導的軟件產品和互聯網服務已達到國內領先的技術水平。東南融通還成為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軟件企業。另外,隨著廈門軟件園建設和招商工作的進展,創意產業正在成為思明區軟件產業的一支新興力量,思明區引進了臺灣西基、華幼網、香港西游童話以及奇域科技、御風行、大拇哥動畫、大雅傳奇、信燁動漫、嘉影動畫、風云動畫等動漫畫企業進駐廈門軟件園動漫區。
- 2009-11-19“海西紅色之旅”活動在上杭縣古田鎮啟動
- 2009-11-19全面深入對接 臺灣農工商協會設立海西聯絡處
- 2009-11-19關于海西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思考
- 2009-11-18國民黨唯一臺商中常委:推動基層了解“海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