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最新動態
> 正文
紡織業:集群打造海西產業競爭力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6日訊(本網記者 陳曉燕) 去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長樂棉紡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大量引進節省勞力、提高質量的先進設備。目前長樂棉紡設備已處于全國中上水平,自動絡筒機年底將達400臺,創全國之最。今年前三季度,長樂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總產值達279億多元,同比增長11.1%。
長樂是我國滌綸紗產品最集中的區域。“長樂紗” 品牌,一向左右著全國乃至國際滌綸紗市場的價格風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純滌紗不再是長樂棉紡唯一的主打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樂棉紡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實行差別化生產,增加了粘膠、滌粘、滌棉等多種主導產品,并在市場上取得了主導權。正隆、華源等企業還開發了竹纖維、新型纖維、功能性纖維紗線,金磊紡織正計劃建立新產品研發生產線。
提升企業研發設計和市場開發能力,增加經編產品品種,建立花邊產品品牌,已成為長樂經編行業調整的趨勢。目前長樂年產值最大的17家經編企業都設立了設計研發部門,通過購買專業設計軟件,聘請著名院校的優秀人才,開發差別化經編產品和自主工藝花型產品,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效益。長樂鑫港紡機公司自主研發的電腦花邊機具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單臺設備比進口同類設備便宜百萬元以上,生產的花邊系列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都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
長樂紡織工業局局長鄭航告訴記者,作為傳統產業,長樂紡織產業的提升和發展,得益于產業的集群優勢。由于產業的集群優勢,長樂創造了“無棉之地”鑄就“紡織名城”的奇跡。
相關新聞
- 2009-12-04冶金業:強壯海西制造業“筋骨”
- 2009-11-30電子信息產業成海西騰飛新“引擎”
- 2009-11-25石化產業:海西發展的強勁拉動力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