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qū)全記錄> 區(qū)域合作
> 正文
廣東農牧龍頭企業(yè)帶動南靖農民增收
東南網-福建日報4月20日訊(本網記者 謝賢偉 通訊員 劉文福) 15日,南靖縣山城鎮(zhèn)橋頭村村民謝輝東冒雨趕到漳州溫氏農牧有限公司,請教養(yǎng)殖技術問題。這天,謝輝東仍沉浸在上批肉雞銷售后的喜悅之中。“平均一只毛利4元多,賣了近1萬只。”謝輝東是溫氏合作農戶之一,他說,“‘公司+農戶’的模式,確實讓農民獲益不少”。溫氏公司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形成近3萬只肉雞的日上市量,帶動了大批南靖農民增收。
漳州溫氏農牧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成立,是全國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廣東溫氏食品集團布局福建省內的第二家子公司,主要面向閩西南及粵東市場。
2007年11月,漳州溫氏向合作農戶投放了首批雞苗。“為了減輕農戶負擔,公司僅向農戶收取一只雞苗一元錢的保證金。”公司副經理廖肇休說。農戶只需自建養(yǎng)殖所需欄舍,種苗、飼料、疫苗等則由公司以掛賬方式提供,等肉雞出售時,再從收購價中扣除。
養(yǎng)殖過程中,公司派技術員到現場跟蹤指導。“合作中,農戶承擔養(yǎng)殖風險,養(yǎng)殖中出現意外病死,損失由農戶擔;公司承擔市場風險,只要農戶提供的肉雞達到要求,即使行情很差,公司也要保證農戶合理的利潤。”廖肇休說。
謝輝東以前跑運輸,收入不穩(wěn)定。2008年10月,他成為橋東村第一個溫氏合作農戶,到現在共出售6批肉雞。“光賣肉雞收入就11萬多了,雞糞還可以賣給香蕉種植戶,又多一筆收入。即使扣掉水、電等各種成本,平均一只雞的凈利潤有一元多。”謝輝東說,因為技術、銷售不用愁,收入自然有了保障,而且在家門口賺錢,既自由又顧家。
相關新聞
- 2010-04-13浙江菇農光澤種菇 供不應求
- 2010-04-02福建將在平潭開展兩岸區(qū)域合作綜合試驗 探索合作新模式
- 2010-03-30閩贛兩省邊界鄉(xiāng)鎮(zhèn)共創(chuàng)和諧
- 2010-03-30廣東轉移項目潤科生物在詔安投產
- 2010-03-30閩粵浙海事實現無縫銜接 共同打造安全的海上通道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