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商
善舉
傾囊興學 做陳嘉庚式成功的中國人
目前陽光公益慈善捐贈的范圍,涵蓋扶貧助學、助教、助醫、賑災、支持海峽青年論壇等,累計用于教育公益事業投資5億元、慈善捐贈事業投入近億元。
源于少年時“做陳嘉庚式成功的中國人”的人生目標,林騰蛟對教育事業始終有著特殊的情愫。企業創辦成功后,他不遺余力地為社會出力,尤其關切教育,扶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1996年,林騰蛟在回國創業的第二年就創辦了陽光國際學校。隨后,他發現當時貧困的初中畢業生群體最缺乏足夠的社會援助。于是,1999年,他提議在陽光國際學校高中部組建“鴻志班”,每年招收40名貧困優秀初中畢業生,學校為他們全免學雜費、伙食費和住宿等一切費用。至今,陽光“鴻志班”已經舉辦11屆,其間所有畢業的鴻志生統統考上本科大學,其中不少被北大、清華等名校錄取。因所辦的學校教學質量高,林騰蛟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十大杰出人物”。
2007年春天,林騰蛟作為福建省青聯副主席、福建省青年企業家協會會長,率領一批福建青年企業家到西藏林芝考察,看到許多孩子因家庭困難或者學校太遠而沒法上學,在他的提議下,一份援助貧困農牧民子女的《閩藏青年育才工程》方案出臺了。截至今日,已有西藏76名貧困農牧民子女入讀福州陽光國際學校,享受三年全免費的優質教育。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身在武夷山參加投資洽談會的林騰蛟得知消息,首先想到的還是災區的孩子,他當即作出重大決定:通過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向災區捐助1000萬元人民幣,用于幫助災區的孩子繼續學業。其數額之巨、響應之快,在2008年當時低迷的中國地產業界引起了震動,引領福建企業界人士紛紛解囊。
隨后的6-8月份,林騰蛟一直把接引四川災區學生的工作排在集團重要事項的日程表上,他派出了得力干部和教師深入災區四處尋訪,密切關注從災區發來的信息,指示他們不斷完善接收方案,救助的對象從孤兒擴大到單親孩子,從免費教育擴大到包括發內衣、零花錢和每年的回原籍探親。
此外,林騰蛟還出資400萬元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扶助大學畢業生創業的基金——陽光學院畢業生創業基金。為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林騰蛟組織專家團隊對創業項目風險進行評估和輔導,每年扶持10個大學畢業生創業項目,每個項目提供創業基金10萬元。
15年間,經林騰蛟幫助的貧困生已達1000多人。據資料顯示,目前陽光公益慈善捐贈的范圍,涵蓋扶貧助學、助教、助醫、賑災、支持海峽青年論壇等,累計用于教育公益事業投資5億元、慈善捐贈事業投入近億元。由于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貢獻,集團先后被授予“人道榮譽獎”、“2008年度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等。林騰蛟個人更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人物獎”、“八閩慈善獎”等稱號。
- 2010-05-18許榮茂:賺錢慈善 兩不相誤
- 2010-05-18曹德旺:中國慈善 個人第一捐
- 2010-05-18林文鏡:僑領心結 赤子鄉情
- 2010-05-18濟世情懷 自古閩商多尚善
- 2010-05-18大道閩商之善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