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商
善舉
修路情結 只因兒時經歷
修建龍門隧道,是數百萬安溪人夢寐以求的愿望,彼時的陳發樹只有幾十萬財產,一下就捐了一半。
從廈門驅車前往安溪的路上,龍門隧道是必經之地。可很少有人知道,修建龍門隧道之前,因為繞道,那段現在只要個把小時的路程,之前驅車前行卻要費時數個鐘頭之久。
“打開山門,躍出龍門”也就成為上世紀數百萬安溪人夢寐以求的愿望。
當上世紀九十年代,最終敲定龍門隧道修建工程時,作為安溪人,哪怕正值事業起步階段,陳發樹一下就捐了33萬。那時,陳發樹的總資產也不過幾十萬。
“我從小貧窮,但一直都有做慈善的想法。捐資修建龍門隧道的錢也許不多,但在當時已是我個人的一半資產?!睂τ谛蘼罚惏l樹有著很深的情結,“記得小時候,從我生活的福洋村,走到縣城,至少要走一天的路;從外面走到我們村,要繞一百多個彎?!?/p>
正因為從小的生活環境,促使陳發樹有錢了,首先想到改變家鄉的基礎設施條件。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陳發樹專門出資上百萬,為家鄉修了條水泥路。這條當地唯一的水泥路,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也讓家鄉的青年外出闖世界,再也不要像陳發樹自己當年那樣,在山中走上一整天。
“董事長做善事,跟他自身的生活經歷有很深聯系。從小住在深山中,有錢了就立志要改變當地交通條件。小時候因為沒有條件,自己上不了學,造成永遠遺憾,所以有條件了,就要幫助其他小孩,避免他們遭受同樣的挫折?!毙氯A都總裁助理李欣說。
今年年初,陳發樹以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名義向福建閩江學院捐資5億元,建立商學院。專門招收全國貧困學生,成為“窮人商學院”,秉承了他一貫的善舉。
但善人也有煩惱。
去年,陳發樹宣布捐出個人所持有、市值高達83億元人民幣的流通股股票,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
一時間,巨額捐贈,引來了包括“商業噱頭”、“逃避稅款”等等一片質疑。此時身處其中的陳發樹有點迷糊了,做善事怎么有時還有點難。
“早在認識唐駿之前,我就有了成立慈善基金會的想法,并為此籌備了近兩年時間。汶川大地震加快這一進程。而且跟外界想的不一樣,目前在中國開展慈善并不能免稅。”雖然有點灰心,但面對質疑,陳發樹依然保持低調的作風,只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善意沒有污點。隨后5億捐助閩江學院成立商學院,便是對所有懷疑的一個有力回擊。
“可能很多人只是注意到近些年董事長的捐資善舉,卻并不了解,董事長的善舉,隨著他財富累積的不同階段,他都在進行著不同的善舉。比如像之前的捐資修建龍門隧道,當時的33萬,就跟現在的3億沒有什么區別。”李欣說。
- 2010-05-18許榮茂:賺錢慈善 兩不相誤
- 2010-05-18曹德旺:中國慈善 個人第一捐
- 2010-05-18林文鏡:僑領心結 赤子鄉情
- 2010-05-18濟世情懷 自古閩商多尚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