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著力創新多元化服務載體。緊扣社區不同群體黨員特點,積極創新多元化宜居服務載體,推動廣大黨員投身宜居城市建設。創新街道社區黨員服務載體。以“群眾有需求、黨員能做到”為目標,圍繞鄰里和睦、環境衛生、公共安全等群眾生活關注點,以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鼓樓軍門社區黨委書記林丹同志先進事跡為動力,開展“服務群眾我先行、促進宜居比奉獻”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設崗定責、依崗承諾、黨員志愿服務等形式,發揮街道社區黨員的示范作用。目前,全市城區活躍著300多支以社區黨員為主體的志愿者隊伍,較好地實現從“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的轉變。創新駐地單位黨員服務載體。由街道黨工委牽頭,組織駐地機關企事業單位與社區開展共駐共建活動,黨建共商、服務共做、資源共享、難題共解、宜居共筑。有些社區黨組織還與駐地單位黨組織、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及所在地派出所共同建立服務聯席推進會,定期召開會議溝通情況、協調解決問題。一些有條件的駐地單位實行在職黨員輪流進駐社區黨組織協助工作制度,共同推進社區建設。全市90%以上的駐地單位與社區黨組織簽訂了共建協議,897個駐地單位向社區開放活動場所913處近27萬平方米,562名駐地單位黨員進駐社區幫助工作。創新社區黨員服務載體。開展在職黨員“亮身份在社區,示先進于群眾”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實行“四個一”即認領一個服務崗位、結成一個幫扶對子、開展一次公益活動、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引導在職黨員不但在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而且在八小時之外的居家生活中服務鄰里、展示形象,初步形成了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生活在社區、奉獻雙崗位”的服務宜居城市新機制。目前全市有3.46萬名機關黨員參與社區黨員登記和服務活動,72.5%的在職黨員根據各自特長擔任相應的“社區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