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網消息 (夏斌) 8月19日,霞浦縣沙江鎮涵江村海堤加固項目工地上,機聲轟鳴,車輛來往,一派繁忙。“這個項目總投資360萬元,建成后,堤內的民房、田地等將不再受臺風、大潮等災害的侵襲……村黨總支書記李捷增向前來調研的縣政府領導介紹說。
地處東吾洋畔的涵江村是霞浦縣最大的建制主村,有黨員86名。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村黨支部注重機制創新,力求實效。根據黨員多,從事行業廣的實際情況,依據《黨章》規定,在上級組織部門的支持下,將原有的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按每個黨員所從事的海上養殖、陸地種植和年老黨員,分設創新、富強、和諧3個黨支部,設立民事調解、人口計生、環境衛生、社會治安和公共設施保護五個具體崗位,對無職黨員進行管理。在流動黨員中開展“引進一個好項目、傳授一項好技術、提供一條好信息、帶出一批務工隊、奉獻一份愛心給家鄉”的“五個一”活動,充分調動每個黨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
村黨總支成立伊始,32名有一技之長或經濟條件較好的黨員,主動結對幫扶五保戶、低保戶、計生困難戶、二女戶等33戶困難群體,為他們提供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幫助。低保戶陳思光因病欠下3萬多元的醫療費,生活愈加困難。與之結對的黨員陳興用不僅自己向他捐款600元,還為他募集捐款四處奔走,共募捐善款1萬多元,幫助陳思光解了燃眉之急。黨總支副書記陳太業掛鉤幫扶的二女戶葉嫩蝦,丈夫去世,家境陷入貧困。陳太業主動幫助她辦理了低保手續,還奔走于縣直掛鉤單位,解決了其子女上學的費用。
今年海帶收成期間,遭遇連續降雨,導致養殖戶無法及時晾曬海帶,損失嚴重。村兩委及時與寧德鹽業部門取得聯系,在短期內調撥了大量腌制海帶鹽供應養殖戶,使養殖戶因降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村黨總支還印制了“黨群連心卡”,分發給每個村民,使村民群眾遇到急事難事,可在第一時間直接與黨員取得聯系,得到幫助解決。
黨組織和黨員主動服務群眾,為群眾分憂解愁的舉措,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贊譽。村里在修建平江中路和北門街道施工過程中,需拆遷部分群眾住房和村中的寺廟、教堂等建筑物。村民大會一結束,涉及拆遷的當事人就主動找到村兩委,深明大義,表示全力支持村中建設。正是由于群眾的大力支持,使兩項工程順利拆遷各類建筑物360多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