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構建島內外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按照“科學謀劃、先易后難、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的原則,推進財政、土地、治安、戶籍、城管、市政、基層社區管理等公共管理體制的一體化銜接,打造全市統一的公共政策平臺;按照“制度統一、標準趨同、水平均衡”的原則,加快建立島內外一體化、城鄉全覆蓋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1、建立一體化的社會事業服務體系。完善島外新城和農村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公共文化和體育等設施配套,推進島內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健身等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島外和農村拓展。調整優化中小學校布局,推進一批島外新城和農村中小學校建設,改善農村教學設備,逐步實現島內外義務教育的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的標準統一。完善區、鎮、村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改善農村醫療條件,健全島內外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機構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完善城鄉文化體育設施,實現一區兩館(文化館、圖書館)、一鎮(街)一站(綜合文化站)、一村(社區)一室(文化活動室)以及每個行政區配置“五個一”的體育設施。
2、健全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全市社會保障服務網點的布局和建設,完善島外就業服務、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設施,實現公共就業服務網絡覆蓋率達100%。基本實現就業保障、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體系島內外一體化。
專欄3:島內外一體化的重大片區建設
新城建設:集美新城、海滄新城(包括海滄灣、馬鑾灣)、同安新城(包括同安灣)、翔安新城、島內東部新城區。
舊城改造:營平、廈港、曾厝垵、西郭、自行車廠、將軍祠、農科所、枋湖、何厝嶺兜、后埔等片區以及島外海滄舊城區、杏林舊城區、集美舊城區、同安舊城區、翔安新店舊城區等。
小城鎮試點建設:汀溪鎮、新圩鎮、灌口鎮、東孚鎮等。
新農村建設:島外農村舊村改造、新村建設,老山區建設等。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