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增強城市公共設施保障能力
1、提高市政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加強九龍江北溪、石兜水庫和汀溪水庫的水源保護工作,提高原水預警能力。建成蓮花水庫,開工建設枋洋水利樞紐等水源工程,盡快形成“一江四庫”的水源格局。完成集美北部水廠等四個水廠擴建工程以及本島至翔安輸水管網,打造多源化環狀供水體系,提高供水供應保障能力。新建擴建一批污水廠,完善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實現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以上。繼續完善東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海滄(西部)垃圾處理基地建設,加強垃圾收集、中轉體系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以上。完善500千伏等高壓變輸電體系,加大島外各區變電站布點力度,初步形成“島內雙鏈拉手,島外三片環網,進島四個通道”供電框架,加強電網設備自動化并提高分布式電源接入條件,增強供電可靠性;完善輸配電網絡,加快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實施重要節點和區域架空線入地。銜接國家西氣東輸三線進入廈門,建設天然氣應急儲備體系,連接集美、翔安兩門站高壓供氣系統,增強供氣保障能力,建設集美門站至同安調壓站高壓管線,擴大供氣規模,建設一批天然氣汽車加氣站,拓展天然氣用途。
2、完善城鄉防災減災體系。完善海域、高層建筑消防設施,提高消防應急反應能力。完善避震場所和疏散通道體系建設,提高城鄉綜合抗震防災能力。結合城市景觀、路堤交通、生態護岸、水資源開發利用,完善島外新城沿海護堤及其防潮排澇系統。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綜合治理東西溪、深青溪、瑤山溪、后溪、九溪、過蕓溪等,進行汀溪水庫群的綜合整治,實現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
3、建設智慧城市。加強統籌規劃和共建共享,實施網絡改造及光纖入戶,開展骨干網升級改造,建設基于寬帶、無線通信、三網融合的信息化應用綜合服務平臺。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提升通信保障應急水平。加強對臺直接通信設施建設,完成廈金海底通信光纜鋪設,積極推動廈漳泉城市群通信一體化,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的區域性信息樞紐。
- 2011-04-26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七:綠水青山是民生幸福的靠山
- 2011-04-2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六:創新社會管理 促進社會和諧
- 2011-04-18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五:創新機制體制,激發跨越發展內在活力
- 2011-04-17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打造共有精神家園
- 2011-04-13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三:
協調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著力打造海西人才高地 - 2011-04-12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二:勾畫適度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藍圖
- 2011-04-10福建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一:厚實民生之本 提高幸福指數
- 2011-04-06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十:加強經濟合作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 2011-04-05閩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九:先行先試 構建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
- 2011-03-31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解讀八:龍頭飛舞,加快城鎮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