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不斷創新三農金融服務模式。一是開創無網點服務模式,如通過布設轉賬電話等便捷式自助設備,將金融服務輸送到“海上孤島”惠嶼村等金融服務“盲區”。二是開創“銀村共建”模式,將金融服務直接輸送到“三農”最前沿,與泉州市10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開展“銀村共建”活動,向共建村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引導“共建村”創建信用村,已完成對惠安潮樂村、南安蓉中村的“信用村”認定,大力推進農村地區信用環境建設,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與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電業局一道與德化縣三班鎮東山洋村簽訂銀村共建協議,提升社會主新農村文明水平。三是創新推廣“銀行+龍頭企業+農戶”融資模式,實現了農村土地的順利“流轉”,推動茶業等泉州特色產業拓開發展空間,走出泉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三)加大“三農”信貸支持。一是支持泉州縣域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2009年以來,各縣域支行通過加強與市分行的協調聯動,成功營銷了金安高速、晉石高速、晉江土地儲備中心等一大批政府性重大項目和優質客戶,累計新增授信68.76億元。二是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發展,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38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品牌農業金獎企業在我行開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17 家、市級15家,與我行發生信貸關系的企業2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0 家、市級12家。三是以惠農卡為載體穩步發展小額農戶貸款,發行惠農卡130.14萬張,全行農戶小額貸款授信已達3.6萬戶,授信額度12.78億元,貸款戶數3.1萬戶,貸款余額12.52億元。四是發放農村個人生產經營貸款,擇優支持專業大戶和投資型農戶發展生產經營。截止2010年底,農行泉州分行涉農貸款余額256.27億元,占全部貸款的62.45%,當年新增56.75億元,增速26.23%,比全行各項貸款增速高出11.99個百分點。
(四)以惠農社保卡為利器促升農村社會保障水平。為實現惠農卡在泉州的全覆蓋,泉州農行在德化“新農合”項目成功應用的基礎上,與泉州市政府合作,對接泉州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平臺,將惠農卡與社會保障卡合二為一,推出了全國首張經過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總行批準,兼具社會保障和金融支付功能的金穗惠農社會保障卡。2010年3月22日,金穗惠農社會保障卡在惠安縣潮樂村成功首發。泉州農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進卡片的制作,僅用卡渠道建設相關設備投入即超過1.3億元,協同政府全面鋪開發卡工作,已制卡330萬張,批量開卡243.5萬張,發放到農民手中并已激活230多萬張,完成惠安、洛江、石獅、永春、德化的全轄區覆蓋,南安、安溪等縣域的發行工作也正在有力推進。2010年,我行惠農卡與新農合綜合應用項目被中國銀行業協會評選為“2010年全國服務三農及小企業十佳特色金融產品”。
泉州農行服務三農工作先后接受了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農總行項俊波董事長、農業銀行股權董事等的檢閱,受到充分肯定。從不輕意題字的李金華還欣然揮毫寫下“服務三農,功德無量”八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鼓勵泉州農行繼續開發惠農便民新產品,拓寬服務領域,把實事做好,把好事做實,讓更多農民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我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工作迎接了人民銀行的評估,人行對我行事業部“三級督導、一級經營”的管理體制、“六單”管理的運行機制較為認可,對我行縣域和涉農貸款增長、“三農”產品創新、惠農卡廣覆蓋、發放農戶貸款等工作給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