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社會上風傳一種叫做“陰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部分疑似患者聲稱感染不明病毒后出現類似艾滋病的癥狀,但血液檢測HIV卻呈現陰性,這一事件引起了部分公眾的恐慌,一時流言四起。鐘南山迅速組織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干力量對來自全國16個省份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毒感染人員進行系統臨床觀察和研究,以權威的臨床數據揭示了‘陰滋病’的真相,證實“陰滋病”的不少癥狀由已知病毒引起,給予公眾一個科學的解答,消除了疑似患者的顧慮。見證了這一研究過程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鄭勁平說,“陰滋病”的研究體現了鐘南山從事科研的一貫風格:“嚴謹獨立,用數據說話,絕不墨守成規。”
從教幾十年,鐘南山更是一位桃李滿天下、銳意創新的教學名師。2010年,為了推動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更多拔尖人才,鐘南山親自參與挑選和面試,從廣州醫學院2010級416名臨床醫學專業新生中選拔32名成立“南山班”,并親自擔任班主任。“南山班”一改傳統醫學院校大班授課、臨床實踐不足的落后教學模式,實行小班教學,鼓勵動手實踐,增加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國際視野。鐘南山在開班儀式上說:“希望我班上的學生從一年級起就能親身接觸病人,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英語流利、卻去國外實驗室做高級打工仔的人,而是創新型的中國醫學實用人才。”
鐘南山常常對自己的學生說:“不要只滿足于做一個醫生,而要努力成為一名出色的臨床醫學家。”鐘南山勉勵學生,學醫不能僅僅為了謀求一個糊口的職業,而應更多地考慮增進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博士后李慧靈跟隨鐘南山學醫多年,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鐘老師”的聽診器,那是一副雙管聽診器:呼吸科醫生最常用的診斷工具就是聽診器,一般的聽診器為減輕重量,便于攜帶,只用一根橡皮管;而“鐘老師”的聽診器是雙橡皮管的,因而比普通的聽診器重很多。“這個聽診器雖然很笨重,但是鐘老師喜歡它,看病人的時候從不離身,因為用它做聽診時,可以聽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