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慶祝中國共產黨90華誕> 偉大歷程
> 正文
民族團結新篇章——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www.shockplant.com?2011-06-07 09:55? 華春雨、趙超?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在民族問題上實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的民族區域自治,而沒有采取聯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民族問題專家毛公寧指出,作為保證中國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共同繁榮發展的制度,民族區域自治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民族工作也被擺上黨和國家的重要議事日程。識別民族成分、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管理民族事務的專門機構等一系列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新中國的民族事業開始大踏步前進。
談到中國共產黨在60多年前的創舉,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楊晶說:“這些工作使各民族以平等的身份成為國家的主人,使各族群眾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的夙愿得以實現。”
初夏的科爾沁草原上,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的人民把一場大型民族歌舞《興安的述說》獻給即將迎來90歲生日的中國共產黨,這臺歌舞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地的人民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禮贊。
1947年5月,中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在興安盟宣告成立。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的同一時期,黨在山東、晉察冀、瓊崖等幾個解放區也建立起少數民族自治政權,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在從鄉到省的各級政權建設中都有了成功的實踐。
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區域,應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至此,民族區域自治被正式確定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中國政府開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區域自治。1955年10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1958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1958年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成立。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