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一致:開啟勝利之門的鑰匙 ——構建新時期純潔和諧官兵關系的新聞調查 ■本報記者 胡君華 劉建偉 嚴德勇 劉一偉 紅軍誕生之初,還打著農民和舊軍隊的鮮明印記。當年,有著不少從舊軍閥里過來的“五皮”干部:腳穿皮鞋,手戴皮套,腰系皮帶,肩挎皮包,手握皮鞭。 1927年9月,毛澤東針對個別“五皮”干部用皮鞭打紅軍戰士的現象,在“三灣改編”中提出:支部建在連上,設立士兵委員會,實行民主制度,建立新型官兵關系等。 兩年之后,由毛澤東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明確規定:“舉行廢止肉刑運動”“廢止辱罵”“官兵平等(官兵之間只有職務的分別,沒有階級的分別,官長不是剝削階級,士兵不是被剝削階級)”…… 這種“官兵一致、民主平等”的新型官兵關系,既不同于國民黨軍隊,也不同于封建時代的舊軍隊,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任何一支軍隊都有著本質區別。 “欲謀勝敵,先謀人和。”正是這種偉大的新型官兵關系,凝聚起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讓紅軍成為一支戰無不勝的雄師勁旅。 85年后的今天,我們重回古田,在回望歷史中不禁深深思索:在軍內外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我們這支從古田走來的人民軍隊,官兵關系還能否延續戰爭年代那樣的純真美好? 金秋時節,記者帶著這一問題深入部隊調研。 世情、國情深刻變化,因時而變,人民軍隊內部關系也面臨嚴峻考驗—— 庸俗化:一個值得時刻警惕的問題 1、從天而降的“餡餅”,恰是關系物化的“陷阱” 第40集團軍某團排長劉鵬沒想到,天上竟然真的掉“餡餅”: 那天,他突然收到短信提醒,手機里一下子存入了2000元話費?!罢l存的?”不一會,又收到一條短信:“劉排長您好,我是戰士×××的父親,常聽兒子說您對他很照顧,給您充點話費聊表心意……” 從天而降的“餡餅”,原來竟是一方用物質來銹蝕官兵關系的“陷阱”! 然而,當劉排長將2000元錢如數退還新戰士時,這名入伍前有過兩年打工經歷的新戰士竟認為:“花錢感謝照顧,符合人之常情?!?/p> 至真至誠是兄弟,最是純潔戰友情。千里之外家長送禮,引起許多帶兵骨干的熱議:過去當兵上車前,父母叮囑孩子到部隊要聽領導的話;現在當兵上車前,父母叮囑孩子到部隊要留個心眼。 “還沒學會敬禮,就已學會了送禮?!钡诙诒陈谜{查發現,新戰士八成以上在地方打過工、經過商。市場經濟讓“功利交往、物化交往”在軍營有所抬頭,少數新兵入營時習慣性地帶著土特產,想送給班長骨干“拉近距離”。 個別戰士甚至坦言:“靠自己努力進步有點懸,靠組織關心進步有點慢,靠個人關系進步非常贊?!?/p> 回望古田,草創之初的紅軍,依靠簡單、純潔、陽光的同志關系,“拒腐蝕,永不沾”,將官兵們凝聚成一塊“不銹鋼”,從而打敗了被金條、銀元和江湖習氣腐蝕浸透的國民黨軍隊。 反觀現實,我們卻不得不時刻警惕: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上一些拜金主義,也讓現代軍營的官兵交往時刻面臨物質化、庸俗化和功利化的問題。 2、形形色色的“關系圈”,成了阻隔純潔關系的“冰山” 如今的戰士入伍前,喜歡玩微信,微信流行“朋友圈”。 這不,今年9月初,某部一名新兵走進軍營的第一件事,就是從行囊里掏出平板電腦,非常時髦地想將指導員問東東拉入微信的“朋友圈”。 虛擬世界里的“朋友圈”,看似不沾名、不沾利,其實也有看不見的“親親疏疏”:關系親密是朋友,可以在“圈子里”竊竊私語;關系疏遠便是“路人甲”,立即將你“拉黑”。 調研中,不少官兵反映,如今部隊看得見、看不見的“圈圈”委實不少:老鄉圈、同學圈、校友圈、老領導圈、老單位圈、游戲圈……甚至陪同領導下一次基層,也能組建一個“蹲點圈”。 曾經,社會上流行一部名叫《圈子圈套》的小說;如今,“圈里圈外”的關系學,也潛入部隊,悄然消解著“五湖四海”,疏離著“官兵一致”,讓原本高度統一的官兵關系,越來越趨向小眾化、私密化、利益化,緊隨其后的自然是庸俗化。 狹隘庸俗的“小圈子”,摧毀的是內部關系的“大基礎”。當年,國民黨軍隊內部山頭林立、派系叢生,“雜牌”和“嫡系”天壤有別。親親疏疏的“圈子主義”,讓國民黨軍隊兵心士氣分崩離析,最終難逃土崩瓦解的歷史命運。 進入21世紀,人民軍隊也不得不警惕:看似無傷大雅的“關系圈”,實質上是對官兵關系的分層、隔膜和疏離。 不少帶兵人反映:基層連隊,官兵也會“分圈扎堆”,常常是“干部圍著電腦轉,老兵圍著電視轉,新兵圍著電話轉”。 形形色色的“圈子”,成了阻隔純潔關系的“冰山”。第二炮兵某旅政委龐秀海歸納出一句很形象的話:長此以往,心貼心的官兵關系就會淡,干部對戰士是“不打不罵也不愛”,戰士對干部則是“不遠不近也不親”。 |
相關閱讀:
- [ 10-27]永遠的生命線——寫在古田會議召開85周年之際
- [ 01-01]革命老區福建上杭建成古田書畫院
- [ 07-18]紅色遺存:古田會議永放光芒
- [ 04-03]交通運輸部副書記翁孟勇一行瞻仰古田會議會址
- [ 02-24]《古田會議》入選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
- [ 12-07]紅色文化論壇在榕舉行 代表們提出不少創新見解
- [ 12-06]福建藝術節參演劇目話劇《古田會議》劇照
- [ 10-15]總政援建的古田會議精神主題雕塑上杭揭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