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特刊
2015-09-02 21:22:16??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金婷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冒著敵人的炸彈取證 黃世謙 建甌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時期,中國空軍第十三總站、建延師管區司令部、福建省水上警察總隊第四大隊、浙江金華高射炮總隊均駐守在建甌。1937年8月30日9時,日軍第一枚炸彈落在建甌城里,在隨后長達8年的時間里,日機對建甌進行了176次狂轟濫炸,建甌因此成為抗戰期間福建省被炸次數最多、損失最慘的縣。 冒死記錄抗戰時期日軍轟炸建甌全過程的人叫黃葵。黃葵1903年出生在建甌,1928年畢業于上海文治大學中文系,歷任省立建甌中學、省立建甌鄉村師范學校及私立培漢中學語文教師。上海文治大學系著名的救國會“七君子”領頭人沈鈞儒先生創辦,受其教化,黃葵有很深的文學造詣和愛國思想。九一八事變后,黃葵等進步人士發起成立建甌新生劇團,他親任劇團總務股長,并出演獨幕話劇《回家以后》《潑婦》等劇目中的角色。七七事變后,黃葵加入建甌抗敵后援會組織的“七七劇團”,每次演出他都踴躍參加,在抗日宣傳中起到骨干作用。 1937年8月30日,日機第一次在建甌上空投下了罪惡的炸彈。上午9時,芝城上空機聲隆隆,有如狼嗥,一架飛機幽靈似的超低空游弋。毫無戒備的市民紛紛從家里跑出來看熱鬧,等到人們看清楚機身上的“膏藥旗”時,慘案已經發生,兩個魔鬼般的黑影從日機墜下,轟隆隆兩聲巨響天塌地陷。生死存亡在瞬間,當場就有11人死于非命,血染熱土。 面對日寇逞兇,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抗日的中流砥柱。建甌被轟炸后,該縣中共地下黨立即組織黨員及進步人士,以福建省抗敵后援會建甌分會這一合法組織的名義,號召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救亡宣傳活動。很快,省立建甌中學就成立了抗日宣傳隊和“晨呼隊”,沿街呼喊抗日口號,高唱抗日歌曲,喚醒民眾抗日救國。“七七劇團”也更名為“抗建劇團”,演出劇目有《林中口哨》《打鬼子去》《鴨綠江的怒浪》等。黃葵一邊堅持抗日救亡宣傳,一邊充任“戰地記者”,冒死取證日機轟炸建甌的詳盡經過。由于中國人民的頑強抗擊,使得日本軍國主義精心策劃的速戰速決戰成了持久戰,這一記就是8年。抗戰勝利后,黃葵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抗日戰爭時建甌被炸記實》,用鐵證向世人控訴日寇慘絕人寰的暴行—— 1938年2月25日10時,日軍出動軍機12架,在建甌軍用機場上空投下30枚重磅炸彈。機場汽油被點燃,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連七里街的居民都能聞到刺鼻的嗆味。日軍在重點打擊我軍事基地的同時,還濫炸無辜,慘無人道,每天都有大批的平民扶老攜幼從城里逃往郊區躲避轟炸,一路上喊聲、哭聲、罵聲交織成“大雜燴”,場面混亂,民不聊生。 隨著中日戰爭的不斷升級,國際形勢也發生了深刻變化。到了1939年9月,中國已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的主戰場。中國人民不畏強敵,挺身而出,慷慨赴難,自始至終浴血奮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前沿,可歌可泣,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寫下了不朽的一頁。 1942年,建甌機場承擔起美國飛虎隊的飛機在福建中轉續航的任務,機場內有一個中型油庫,并在城里建有空軍招待所和戰地醫院,為盟軍提供住宿、餐飲和醫療等后勤保障。小日本氣急敗壞,喪心病狂地將大量的燃燒彈投擲在建甌機場,但中國炮兵也不是吃素的,戰局瞬息萬變,敵對雙方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鹿死誰手很難預料。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是年9月24日8時,我炮兵奮起反擊,萬丈怒火沖云天,擊中敵機,受傷的飛機成“飛魚”,倉皇逃竄。敵人不甘心失敗,卷土重來的鬼子窮兇極惡,從機艙里對準地面一陣密集的機關槍掃射之后,對建甌市區進行地毯式轟炸,竟連小巷也不放過。槍林彈雨,千年古城滿目瘡痍,命運堪憂。 抗戰期間,日寇在建甌制造類似的慘案很多。據黃葵冒著敵人的炸彈取證,自1937年8月30日至1945年3月29日,共計日機761架,侵襲176次,投彈2581枚,死傷869人,毀屋650座,鐵證如山。更有甚者,日機投放的鼠疫有如洪水泛濫,3245人因而遭殃。日本侵略者罪惡滔天,罄竹難書。 解放后,黃葵致力于用文字還原歷史,用講故事的手法,以連貫的情節脈絡,敘述了艱苦卓絕的抗日往事。黃葵耕筆不輟,直至1983年病逝,享年80歲,主要遺作有《抗日戰爭時建甌被炸記實》《解放前建甌中學概況》《建甌話劇運動簡介》等,無一不是叫人牢記歷史,勝利來之不易,代價十分高昂。從2003年起,每年的8月30日9時,建甌城里都會準時響起凄厲的警笛聲,提醒人們勿忘1937年8月30日的9點鐘。歷史的悲劇不容重演。 |
相關閱讀:
- [ 09-02]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 [ 09-02]俞正聲出席港澳臺同胞、海外有關人士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座談會 孫春蘭主持會議
- [ 09-02]大國崛起的開端——抗戰勝利扭轉中國命運
- [ 09-02]“9.3”閱兵——獻給抗戰先輩的“凱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