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王”:快科電梯董事長張凡
2015-10-08 14:57:07??來源: 責任編輯:肖月青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現場只用了79分鐘,工作人員就輕松駕馭吊車,將9層電梯搭積木似的安裝完畢。只需要調試一個禮拜,這款電梯就可以在這棟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發揮效用了。這臺老舊小區加裝的電神器來自于福州快科電梯有限公司,今年九八,快科的一款由金絲楠木打造的,結合閩南傳統文化和智能科技的“梯王”,用它的奢華外形和智慧創意震撼了全場。 張凡,福州快科電梯有限公司董事長,深耕電梯市場20載,用8年時間專注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題,一舉破解這一密碼。 四大創新,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的福州樣本 從2011年起,福州就開始大力度推動老舊小區電梯加裝這一民生工程,截至今年,福州已經有400個老舊小區裝上了電梯,這比同時期推出,而政府扶植力度又更大的廈門,速度要快得多。而這一市場的推進,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快科的鋼結構積木式電梯。 在已安裝的400個老舊小區中,快科的產品有80%的市占率。這緣于傳統舊樓加裝電梯比較,快科鋼結構一體化積木式電梯,在占地面積、施工時間、生產工藝和安裝工藝四大項的突破。 “早期的低層住宅,容積率高,又沒有預留電梯位,對電梯面積要求很苛刻。”張凡介紹說,傳統電梯達到11平方米左右,但快科的積木式電梯,僅為3平方米左右。 傳統舊樓加裝電梯施工時間長,需要4個月至半年。會造成擾民的影響,也會讓小區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但快科積木式電梯施工時間最快數個小時內便可完成現場吊裝和連接。 因為積木式電梯在福州老舊小區加裝市場初見成效,多地政府相關部門組團來快科調查和考驗,福州市場已經成為業界學習的標桿。 在張凡看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舊樓加裝電梯需求越來越迫切。 舊樓加裝電梯市場到底有多大?有一組數據可以注釋快科未來的巨大商機。“目前,中國500家電梯企業平均每年電梯總產值是1000億元,而現有的全國舊樓加裝市場就有20萬億,這夠中國所有電梯企業拼命做200年才能完成。”張凡說。 8年磨礪,破解舊樓加裝技術密碼 張凡坦言,在舊樓加裝這一市場上,大的外資品牌如奧蒂斯、三菱都曾經嘗試過,但是都無功而返,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思維模式問題。 “傳統工藝,是將電梯的制作和鋼結構隔離開來設計,而快科打破這一傳統,將其合二為一,利用鋼結構靈活拆卸的特性就可以搭積木式的快速安裝了。” 但事情都只怕想不到,而不怕做不到。在研發積木式電梯的道路上,張凡和他的團隊也并非一蹴而就的。用他的話說,快科的今天是從荊棘中闖蕩出來的。 作為在電梯產業鏈上基本屬于空白的福建地區,張凡對快科早期的步履艱難仍記憶猶新。“沒品牌、沒資源,沒有技術優勢,銷售員掃街去推銷,有時候還會被趕出來。幸好快科人的心理素質都比較好,抗壓能力強!”張凡強調。 在張凡看來,中國本土的電梯業,其工業和科技水平是被遠遠拋在外資品牌之后的。“他們要么是資金雄厚,要么是百年品牌,本土企業的發展異常艱辛,山寨他們的產品或跟他們拼價格戰都不是明智之舉。” 在事業遭遇種種挫折的時候,張凡也在思考著快科的生存之道。“2005年前后,房地產開始一輪飛速發展,特別是高端別墅市場需求量很大,于是我們在這個市場做了大量投入,研發了多款別墅電梯。”但事與愿違,快科的別墅電梯賣得并不盡好意。張凡事后分析原因,“當時,大多數人都只是投資,而不自住,這對別墅電梯市場的需求刺激很小”。 2006年,張凡將研發重點投入到舊樓加裝電梯,專注研發這一市場的標準化產品。 “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均出臺過支持舊樓加裝電梯的相關政策,但因傳統樓房未設計電梯位置,傳統技術難以實施、審批手續復雜、住戶意見協調等原因,舊樓加裝幾乎處于停滯狀況。” 別墅電梯的失敗,沒有讓張凡感到沮喪,反而從中掌握到了小型電梯的核心技術,并將其從高端領域植入到舊樓加裝的大眾市場。從大學畢業后在電梯公司畫圖紙的設計師到電梯公司的安裝工,經年積累的實際操作經驗和強大的學習能力讓張凡的團隊跳出了傳統思維模式,突破性地解決了這一行業難題。 2008年,快科的第一款產品誕生,取得了多項專利,在2014年3月16日,國家授予了帶鋼結構一體化電梯整梯的發明專利。福建省帶鋼結構一體化積木式電梯的地方標準,隨后也頒布實施。目前在全國多地安裝的已屬于第三代積木式電梯產品。 宜居品質生活的領導者 創新的根本是要帶給普通百姓更高品質的生活享受,這樣的企業才是對社會有價值的! 在張凡看來,當今房地產的高價已經捆綁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并壓抑了大眾生活品質的提升,而房地產的供不應求,相當大一部分也來源于改善性自主的需求,老齡化社會和當代年輕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電梯房是未來居住的一個基本標準。 “老舊小區如果都能安裝電梯,并得到適時的維護,不僅能抑制更多的改善性需求平抑房價,同時也能得到更高品質的舒適生活,這是一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