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沒人能預料到,二十年前在亞洲腹地召開的一場會議,會在不經意間打開中國東中西部、中國與世界商貿、文化、旅游、科技交往的魔法盒,它此后的榮光和魅力,令世人矚目、世界稱奇。 梳理西洽會二十載發展脈絡,你會發現,西洽會的成長史,就是一部陜西經濟社會變遷史,一部西部地區、整個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同頻共振、構筑命運共同體的奮進史。 譜寫在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容易生發奇跡的季節。 1997年,一場由陜西省政府倡議發起,旨在解決地區發展差距的貿易洽談會,正在悄悄醞釀。經過陜西方面的反復游說協商,終于,由原國務院特區辦、江蘇、陜西等五省市共同主辦的第一屆西洽會在西安登臺亮相。 熬過了初創階段的艱難歲月,西洽會贏來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強勁東風,從2000年第四屆起,西洽會開始破繭成蝶、快速蛻變,在規模、人氣、規格上連年看漲。 西洽會真正“一舉成名天下知”,還是2009年第十三屆。那一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國整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唱衰聲不絕于耳。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西洽會首次實現主辦單位36家,全國所有省區市全部參與、港澳臺地區和外商創歷屆新高、參展參會客商超過10萬人。“西洽會逆勢火爆”“西洽會彰顯了中國信心”……這些媒體、網民發自內心的感慨,讓西洽會為2009年乍暖還寒的時節增添了無限暖意。 之后的西洽會一路高歌猛進,國家部委深度參與,各省區每年把參加西洽會列為“頭等大事”,由省級領導親自率團參會,蜂擁而至的五大洲國外客商更是讓西洽會“國際范”十足。 1997年至2016年,20年光陰荏苒。從初創時5個省市聯合辦會的艱辛不易,到成長階段由以商品貿易為主轉變為以投資洽談為主的轉變,再到創新奮進階段成為“彰顯中國信心”的全國首個國家級重點展會,直到秉承習近平總書記“辦好絲博會”的囑托、呈現“一帶一路”上最搶眼的國際盛會。伴隨著國家戰略的逐步推進,西洽會一路踏歌而行,在每一個繁花似錦的春天,譜寫出最扣人心弦的時代故事。 融入世界大舞臺 “我的家鄉中國陜西省,就位于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站在這里,回顧歷史,我仿佛聽到了山間回蕩的聲聲駝鈴,看到了大漠飄飛的裊裊孤煙。這一切,讓我感到十分的親切。”西洽會的“高顏值”,體現在總書記的肯定和囑托中。如果說以前的西部大開發讓陜西駛上發展快車道,那么如今的“一帶一路”則讓陜西輕輕一轉身就和世界握手,成為面向全球的內陸開放新高地。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陜西最有條件、最有資格、最有實力擔當。”談到西洽會火爆的原因,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連用了“三個最”。在他看來,國家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陜西、西安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都是全國、乃至世界客商對西洽會“高看一眼”的最佳注解,“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西洽會不火都沒道理。” 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主動擔當時代使命的陜西省對西洽會的厚愛與重視,為西洽會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壤。“繼續辦好西洽會暨絲博會”“擴大西洽會暨絲博會的影響力”,這樣的字眼出現在陜西省“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規劃中,出現在新任省委書記婁勤儉《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陜西持續健康發展》的署名文章中,出現在陜西高層案頭的多個紅頭文件中…… 長安風起三大洋 從地方級展會擴展到數省參會、東中西部協調互動,再到國家部委深度參與,進階國際盛會洲際盛會,引全球矚目,二十年間,西洽會從破土而出的小嫩芽,終于長成了一顆巍然聳立于亞洲腹地、葳蕤蔥茂的參天大樹。 每一條河流,都終將匯入大海;每一段歷史,都浸潤著時代的潮流和氣息。 站在更加宏觀的維度去審視,你會發現,一年一度的西洽會,正是整個陜西、西部乃至中國二十年的具象折射。在這里,你能感受到國家發展戰略對西部一次又一次的傾斜與重視;你能體會到二十年來發生在黃土地上的滄桑與巨變;你能觸摸到陜西經濟二十年飛速發展跳動的脈搏;你能傾聽到3700萬三秦兒女人心思進、萬眾追夢的聲聲呼喊;你也能看到一批又一批“夙夜不眠、憂國憂民”的執政者無悔的付出…… 從曾經的西洽會,到西洽會暨絲博會,再到如今的絲博會暨西洽會,簡單的次序變化,打開的卻是不一樣的格局。 被放逐的秦人建立了史無前例的大秦帝國,出使西域的張騫開辟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關中農民楊志發一镢頭挖出了世界奇跡,成立于二十年前的西洽會,也到了最風華正茂的時刻,正散發出令全球矚目的光芒。 如果說過去的西洽會虛心向世界發達國家、地區學習,極力渴望來自太平洋的新鮮氣息;那么現在的絲博會,則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廣闊的胸襟,穿過古老的歐亞大陸,和來自大西洋、印度洋的客商直接握手,向全球展示亞洲東方的無限魅力;如果說之前的西洽會只是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那么如今的絲博會,就是一個匯八方賓朋、集五洲客商的大舞臺,這里多元共生、包容共進,讓每一個參會的個人、企業、地區、國家,都能找到那束將夢想照進現實的希望之光。 二十年間,西洽會投資貿易總成交額已超六萬億元。在這個萬物生長、夏花絢爛的季節,站在六萬億厚重的起點上,西洽會正奏響新的時代樂章,昂首闊步走入屬于自己的“新時代”。記者 李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