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全國碳市場建設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
2016-07-26 15:10:27??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培源 我來說兩句 |
從供求機制來考量,我國的7個碳交易試點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配額分配偏松,造成配額供給過剩。政府分配配額的松緊直接決定了碳市場的供給,目前試點市場整體供大于求。由于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政企博弈中的信息不對稱性,世界各國碳市場的經驗都一再表明,碳市場具有配額分配過多的內在傾向,特別是在碳市場建設初期。我國各試點地區第一批納入的控排企業基本都是該地區的高排放行業,試點的配額分配往往都是參照控排企業前幾年的產量和碳排放量作為分配依據。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容易在分配配額后,由于生產減少導致碳排放減少,進而配額超發,再加上試點期間需求有限,政府又缺乏市場回購等調控手段,導致市場配額過剩,多數試點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不斷走低,基本失去碳價格引導企業節能減排的作用。 市場需求不足,投資主體有待豐富。投資機構和個人入市可以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和大量資金,便于減排的控排企業實現經濟價值,可以增加市場需求,化解配額分配過多的風險。但多數試點地區對投資主體設置的入市門檻普遍偏高,運行初期甚至部分試點地區不允許個人入市,針對投資機構也設置了會費、年費和開戶費等苛刻條件,增加了入市成本,影響了投資主體入市積極性,在需求本就有限的碳市場初期進一步減少了需求。 市場流動性較弱,交易持續性不足,有限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約期。市場流動性是實現市場激勵機制的關鍵,是控排企業減排剩余配額實現經濟價值的保障。由于配額分配整體偏松,控排企業碳資產管理意識和能力相對不足,當前試點碳市場配額現貨日均交易量絕大多數不足萬噸。多數試點交易間斷嚴重,零交易量天數占比超過30%,控排企業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約期,造成履約成本偏高。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