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潤澤民生增進群眾福祉
2016-12-27 09:44:5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麗潔 我來說兩句 |
保障和改善民生,應該立足“良性發展”理念。只有發展才能改善民生,經濟發展是改善民生的堅實物質基礎。當前,福建省所取得的發展成就令人矚目,經濟社會所呈現出的局面和態勢,讓人倍感欣喜和振奮。習總書記曾說,“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币虼?,對于當前和今后的重點工作而言,就應該加大改革力度,促進經濟發展和進步,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充足的力量。在發展理念中,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穩中向好”的總基調,主動適應福建省經濟發展新常態,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應該堅持“恪守底線”思維。“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做好民生工作,就應該將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底線,在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中,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福建省的總體發展是好的,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還有一些群眾需要扶持和幫助。因此,就應該多關心他們的疾苦,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完善政策優化扶貧,努力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尤其是,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服務幫帶等多種形式,正確引導群眾積極作為,奮發努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應該牢記“惠民利民”宗旨。群眾利益無小事,發展民生無止境,對于群眾來說,其最關心的就是在于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問題,因此應該著重解決這些問題,讓群眾獲得最大的改革紅利。比如,在全省范圍內,應該加大教育投入,努力發展優質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再比如,深化醫療體制改革,擴大醫保覆蓋范圍,讓群眾能看病、看得起病等等。應該說,找準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發現問題源頭所在,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意識,才能讓“惠民利民”變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