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10”成立30周年特別報道(下) 永葆忠誠本色 30年鍛造的鐵軍戰無不勝
2021-01-07 11:42:04? ?來源:中國警察網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7月29日22時,“漳州110”基地。執勤交接班前,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漳州110”)六中隊隊員陳瑋的預備黨員轉正儀式,在其他隊員的見證下莊嚴舉行。 講忠誠、講傳承、儀式感、使命感……30年來,從新警培訓到隊伍建設,“漳州110”始終將忠誠教育擺在首位,將從嚴治警挺在前面。 全國公安機關“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啟動后,“漳州110”治警模式備受各界關注。 “30年來,我們一共獲得省級以上表彰47次,112人次立功受獎,總計42批次510人無一人違紀違法。”“漳州110”大隊長黃海強說,“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漳州110’30年來如此,未來更將如此。” 突出使命意識 將忠誠教育擺在首要位置 從入黨積極分子,到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陳瑋的每一步都在“漳州110”這個集體中成長進步。 “漳州110”副大隊長李來財也參加了陳瑋預備黨員轉正支部大會。“希望在六中隊所有隊員見證下,他能永遠銘記自己的初心使命。”李來財說。 建隊30年來,在“漳州110”入黨的隊員有149人。突出忠誠使命,已成為“漳州110”新的時代特征。 對全體240余名隊員而言,警校畢業或部隊轉業來到“漳州110”后,這里就是他們人生新的起點。 “新警其實就是一張白紙,我們要幫他們系好政治生涯中的第一粒扣子。”“漳州110”教導員張斌說。 7月29日下午處警間隙,在巡邏車上,帶隊執勤的民警張善緯將記錄處警信息的紙質表格交給新警王培鑫,指導王培鑫填寫相關內容,鍛煉他的處警能力。 “漳州110”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只有27歲。老隊員對新隊員的傳幫帶是這支隊伍持續健康發展的密碼。 “每年11月26日是我們的榮譽日。”張善緯指著自己左臂上的紅袖標說,“當天隊里會舉行儀式,給新警配發紅袖標,紅袖標上的序號代表我們的批次和年齡排號。” 當隊員離開“漳州110”時,“漳州110”會將紅袖標用相框裝裱起來,贈與隊員。“希望離開的隊員能始終銘記這段人生經歷,將‘漳州110’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張斌說。 強化自我監督 視頻倒查讓“更快一秒”成為現實 更快一秒,是“漳州110”的不斷追求。 如今,“漳州110”的警情5分鐘內到場率達80%以上、10分鐘內到場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100%。 處警時間如何保障?執法服務態度如何保證? 除了強化紀律之外,記者在“漳州110”圖偵中隊找到了更多答案。 去年9月,“漳州110”九中隊(圖偵中隊)正式成立。王微,“漳州110”9個中隊中唯一一名女中隊長,負責“漳州110”的圖偵工作。 警情位置、固定證據、是否需要增援……接到警情后,九中隊會點對點給街面警力提供參考。“警情發生后,在街面警力未到之前,我們已經通過視頻開始實時追蹤。”王微說。 給街面警力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九中隊的視頻倒查也是執法監督利器。 處警速度快與慢,服務群眾態度好與差,主觀因素還是客觀限制——九中隊每月都會對所有隊員的執法記錄儀視頻進行倒查,并在隊員績效考評中予以具體體現。 7月29日晚,記者在九中隊看到了最新公布的督察信息,部分未達標的隊員,包括被督察時間、原因等,都展示在這里。 此外,九中隊每天還會從當天警情中隨機抽取10%做警情回訪,收集當事人意見,并做進一步核實。王微告訴記者:“回訪中,如果發現隊員處置不當或態度不好,我們就會上報處置。” “這是我們主動給隊員上的一道緊箍。”張斌認為,“漳州110”精神始終長盛不衰,離不開自我監督機制的不斷完善。 掌握思想動態 思想檔案成隊伍建設制勝法寶 談及隊伍建設,在“漳州110”基地,張斌拿出了兩份紙質材料,一份是《個人思想狀況檔案》,一份是《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民警崗位績效考評實施細則》。 記者在這份實施細則中看到,大至執法規范,小至牙刷怎么擺,都有明確的規定和加減分措施。每個月隊員的排名,都會顯示在九中隊電子屏幕上。 “紀律是剛性的,也是我們‘漳州110’關注的重點。”張斌介紹,“漳州110”從初創時期,就不斷強化基礎體能考核、內務奪標競賽、執法資格考試競賽等。 此外,漳州市公安局所有民警、文職、職工、輔警均有一份思想檔案,里面涵蓋了家庭情況、資產情況等內容,附在思想檔案最后的是個人征信報告。 “新警入職、提拔時,我們都會進行摸排。”張斌說,“只要是在漳州公安工作,這份思想檔案會一直跟隨隊員。” “漳州110”會定期對隊員個人思想狀況進行跟蹤記錄,每月還會進行一次談心家訪,動態掌握隊員思想狀況的同時,還可以了解隊員的實際困難,便于更精準地愛警惠警。 張斌認為,“考績”“考評”加“三競賽”,讓“漳州110”能始終堅守住“以人民為中心、永做‘人民的保護神’”的初心,始終將鐵規放在心間。 記者手記 使命,永遠奮進的方向 8月1日,是“漳州110”這支隊伍成立30周年的日子。這一天,記者在漳州的采訪也告一段落。 記者返京前獲得“漳州110”贈送的三組紀念品:帶有“漳州110”標志的紅袖標、帽子和空白的《個人思想狀況檔案》。 在“漳州110”大隊長黃海強眼中,這三件東西代表著不同的寓意,是這支隊伍富于使命感的集中體現。 紅袖標代表著“漳州110”精神的傳承。當隊員從“漳州110”離隊時,都會獲贈一個用相框裱起來的紅袖標。這個紅袖標是隊員自己佩戴過的,獨一無二。這既代表了這名隊員在這里工作的經歷,又希望其能將“漳州110”精神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印有“漳州110”標志的帽子代表著紀念。無論是誰,無論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只要是對“漳州110”精神傳承發揚作出過努力的人,都值得擁有這份紀念。 空白的《個人思想狀況檔案》意味著警醒和推廣。“漳州110”30年無一人違紀違法,背后蘊藏著這個團隊的努力、奉獻和堅守。 30年,厚重的歷史使命感,讓“漳州110”堅守為民初心、砥礪奮進前行。 30年,強烈的政治責任感,讓“漳州110”接續創新發展、永葆青春活力。 “漳州110”,三十而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