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夏兩地文藝界熱議電視劇《山海情》:一部“土味”十足的情感大劇
2021-02-05 11:18:40? ?來源:學習強國 責任編輯:柳綠 我來說兩句 |
廖舒璋(福建省雜技家協會會員) 相比舞臺藝術運用更多的虛擬化表現,電視劇的“寫實”有著天然的優勢。《山海情》的開篇,一家三兄弟輪換著穿一條褲子的情節,對貧困面貌的裸露觸目驚心。村民們對故土的那份深情令人動容,彰顯出“保守”意識的強大黏性。相形之下,年輕一輩難以忍受貧瘠的現狀不斷逃離,展現了不同代際間無法調解的內在矛盾。 移民搬遷中層出不窮的困難,如排山倒海般傾瀉在以馬得福為代表的基層干部面前,折射出現實脫貧攻堅中的殘酷性和艱巨性。然而如電子游戲闖關一樣,越具有挑戰性的困難,也正是顯示出英雄出世不凡魅力的最佳時機。盡管如此,主人公一直以低調謙和的形象貫穿始終,為全劇鋪墊著樸實純粹的底色。 異地搬遷之后,擺脫惡劣自然環境的羈絆,讓村民在活下來的同時能夠留得住,成為了閩寧對口幫扶中不得不面對的下一個關卡。劇中用了較大的篇幅展現產業扶貧的艱辛歷程。福建菌草種植專家通過傳授村民種植蘑菇的知識,為產業化扶貧打開一扇大門,而面對局地供過于求,銷售受阻,又不得不去開拓市場。劇情的跌宕曲折對應著真實情境中的磨難,也傳遞出雙方從懷疑到信任,從自暴自棄到不離不棄的“浴火重生”。而另一邊,勞務輸出的年輕人在面對新環境與新要求下的“不服輸”勁頭也生動詮釋了寧夏新生代陽光向上的青春力量…… 在各方的關心支持下,閩寧鎮也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作為一部主旋律的年度大劇,所有的力量都本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脫貧致富。盡管全劇中處處展現著“苦”,但閩寧兩地人交往過程中“理解偏差”而產生的幽默感,環環相扣的情節設置,讓觀眾品嘗到了無窮無盡的“甜蜜”。諸多“灰頭土臉”的人物造型,與偶像劇的時尚化有著天壤之別,卻更好地還原了生活,更精確地代入特定的年代。 這也就是《山海情》,不額外附加與修飾,本然地生長與綻放,讓你屏息凝神地去聽,去看,去感受!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