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尚存憂患
在網絡社會一片欣欣向榮之際,“網絡水軍”的出現無異于“極煞風景”。
2010年7月14日,香港娛樂八卦媒體壹周刊刊登了一篇題為《霸王致癌》的文章,文章爆料超級明星成龍、王菲代言的霸王品牌旗下洗發水產品含有致癌物質二惡烷。當天,國內各大網站紛紛轉載此篇報道,引起軒然大波。后來,雖然經權威部門證實報道不實,但霸王商譽嚴重受損事實已不可逆轉。
此次事件之后,“網絡水軍”名聲大噪。
而讓“網絡水軍”呼風喚雨的輿論操縱能力更加“深入人心”的,是緊隨其后的乳業“誹謗”亂戰。
2010年10月,乳業巨頭蒙牛爆出“誹謗門”事件。據媒體披露,從網絡上傳出的有關“圣元奶粉致兒童性早熟”的消息,是蒙牛及其公關公司有組織、有步驟策劃出來的。消息一出,蒙牛等商家爭相喊冤。隨后又有媒體披露說,蒙牛公司高管與一家公關公司共同商討制定網絡攻擊方案,打擊競爭對手。
不僅如此,2010年12月初進行的央視“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評選也被爆料遭遇“網絡水軍”集中投票。
“網絡水軍”的觸角之深、手段多樣愈來愈引起各方關注。有評論指出每個網民都有可能遇上“網絡水軍”,每個網民也都可能成為“網絡水軍”,這正是其可懼之處。而網絡水軍與網絡推手、網絡打手、刪帖公司、炒作混混等一樣,都是游走在網絡灰色地帶的一員,嚴重破壞了網絡秩序。
時至今日,對網絡水軍監管的缺失已成為不可回避的事實。
國新辦主任王晨近日表示,有關領導人對“網絡水軍”非常關注,并指示國新辦要認真研究。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加強網絡水軍管理的措施。
此外,網絡黃色信息的傳播也是影響網絡秩序的一大頑疾。為了整治網絡黃毒,從2010年7月開展了全國打擊淫穢色情網站專項行動,共受理群眾舉報網上淫穢色情線索7222條,關閉了淫穢色情網站1125家。
“制止網絡不良行為、規范網絡秩序不能哪里有問題就管哪里,除了要對網民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積極進行宣傳和教育外,還要把網絡管理納入法制框架。應該出臺一些相關的法律來具體對網絡上的不良行為和網絡違法行為進行懲治,通過法律規范來協助好網絡的管理工作。”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汪玉凱對《法制日報》記者表示。
- 2011-01-122010網絡輿論關鍵詞盤點 微博成所有人新聞發布會
- 2011-01-12盤點2010年網絡文化生態:“自媒體”崛起
- 2011-01-12網絡的力量源自真實 一段視頻免掉一名局長
- 2011-01-06“圍觀”2010年中國網絡問政 平臺快速發展
- 2011-01-06東南網開通"直通屏山——福建省委領導留言板"
- 2010-10-20多地法院“觸網”開微博QQ群 網絡問政漸成常態
- 2010-10-19山西臨汾:版主發帖曝銀行"降半旗" 多人被刑拘
- 2010-10-19網絡曝光成七成公民首選 網絡反腐期待制度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