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之后,新疆專門就兩會期間獲得的大量網絡意見、建議作出安排,要求各相關部門分門別類地作出處理并答復網民。
“網絡當中有民意,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懂網、上網、用網,不用網的干部不算稱職。”這是張春賢的觀點。他要求新疆的干部通過互聯網,把最偏遠的民生擺上最貼近的案頭;把上網交心下網服務、網上問題網下解決變成工作常態。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東漢政論家王充的這句話曾多次被溫家寶總理引用而廣為人知。而網友們則認為,張春賢的“借”網問政,正是在與“知屋漏者”“ 在草野者”平等對話交流,聽取民意。今年新年伊始,張春賢在網上發表新春寄語。在“2010年度中國網絡人物評選”中,他還以網友身份,力挺熱心助學的“阿里木兄弟”。
去年8月19日,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通過人民網發表致網友公開信,表示新疆將研究建立定期回復網友建言機制。
今年3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圍繞“民生建設年”認真抓好政府網站政民互動應用工作。通知要求建立網絡問政平臺,積極嘗試利用微博等新興信息交互平臺和手段,以開啟民意表達的新方式,構建公眾參政議政的新渠道,進一步推動新時期政民互動和網絡問政的發展。
7月20日,自治區又召開會議,部署加強政府網站建設、促進網絡問政工作,要求各地各級政府把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和管理列入工作日程,完善和強化政府網站“政務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三大功能。
到目前,自治區政府組成部門、14個地州(市)、94個縣市(區)政府均建立了門戶網站,政府門戶網站覆蓋率達100%,“領導信箱”“電子政務大廳”“辦事指南”等互動欄目都已建立。為新疆效率加了一把火
2010年歲末,烏魯木齊市天氣異常寒冷,給市民出行造成不便。在新疆幾家主要網站的論壇上,許多網民就此展開激烈討論。一位網民在帖子中說:“烏魯木齊交通糟糕之狀況,應列為與冬季環境污染并重加以整治。打的打不到,上下班高峰期公交車等不到,等到車來了人擁擠得上不了,冬天天寒地冷,苦了等車的人……”帖子列舉了烏魯木齊冬季出行的種種困難,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很快,自治區及烏魯木齊市就以一場前所未有、聲勢浩大的旨在改善城市冬季交通的“暖心行動”,回應了老百姓的呼聲,讓市民真切感受到了“群眾第一、民生優先”施政理念的溫暖。
元旦期間,自治區主要領導在5天時間里相繼召開4次座談會、匯報會,與公交車、出租車司機進行座談;派出100多名干部乘坐公交車、出租車了解情況,研究問題癥結所在。1月6日下午,烏魯木齊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一系列解決市民冬季出行難的措施:政府拿出4.05億元,用于解決公交車司機待遇低、出租車運營負擔重以及增加運力等問題。于是,街頭出現的一個個流動候車室為等車的市民遮擋了嚴寒,公交從業人員第一次領到了嚴寒補助,數百輛嶄新的出租車先后投入運營…… 一位市民感慨地說,雖然這個冬天很冷,但我們心里很溫暖,這個冬天讓人難忘。
當網絡成為政府“問政于民”、民眾 “問政于政”的平臺,政民之間雙向良性互動的作用也就凸顯了出來。
- 2011-09-15宿州網友質疑網絡問政平臺不能使用
- 2011-09-14民建湖南省委呼吁加強網絡問政管理
- 2011-09-11廣東近半網絡問政平臺反饋不透明
- 2011-09-08網絡問政:社會管理科學化的重要路徑
- 2011-09-07網絡問政問了不白問 網上訴違建 半天內拆了
- 2011-09-07“網絡問政”執行咋樣網民組團現場巡訪
- 2011-09-05新媒體時代云南省積極探索網絡問政新路
- 2011-09-01“網絡問政”重在“治癥”
- 2011-08-31海口:網絡問政熱起來
- 2011-08-25青島創建"網絡問政"模式 由在線問政向施政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