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木偶戲《直通春晚》失利 網友寄語傳統文化創新需大膽
2013-12-10 15:07?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黃水來 黃水來 |
分享到:
|
? 網友探討 需推動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 在投票環節,盡管獲得了10票媒體投票,但因為未獲得現場專業評審的投票,提線木偶最終遺憾地結束了此次春晚名額角逐之旅。 針對這一結果,在網絡平臺上,對于提線木偶戲在內的傳統文化,是要原汁原味地傳承,還是要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網友們展開了激烈討論。網友“佩雷羅”表示,創新發展的建議太虛,之所以失利的最大原因在于南北文化的差異。 更多的網友則認為“要創新發展”說中了目前泉州傳統文化藝術傳承中的軟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泉州文藝界人士表示,被指創新不足,其實不光是提線木偶一家,而是目前泉州文化藝術傳承的現狀。 “從題材到表演,從音樂到對白,沒有改變傳統的表演,在現代舞臺燈光下顯得相對無力。要創新,這句話很中肯?!本W友“刺桐觀文”在觀看直播精后總結說。而網友“韓太尉”和“安海落瑛”則表示,是原汁原味地傳承還是與時俱進創新,確是難題。如何在守住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內核的基礎上,推動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是值得泉州文化藝術界思考的問題。 期待努力后的成長 很多人為泉州提線木偶戲《直通春晚》失利不平,還有更多人就此陷入城市文化藝術如何更好傳承的反思。 而在記者看來,能代表福建登上央視舞臺,這本身已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和勝利。而能讓大家對挫折背后的原因進行剖析,更是一種難得的成功和成熟。“時光流轉,流走的是勝負后的悲喜;流不走的是努力后的成長?!薄吨蓖ù和怼分械倪@句臺詞,讓人特別認同。對于將來,不管是加大題材創新,還是結合現代聲光電表現形式,關于此次失利的探討,將進一步為泉州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夯實底氣,凝聚智慧和力量。 古人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能上春晚的小插曲過后,依著如何創新發展的思路認真鉆研、努力實踐,我們相信鳳凰終將浴火重生,一個更美好的“東亞文化之都”不會遙遠。 (燦芬) |
相關閱讀:
- [ 12-05]環島路步行棧道想“混搭” 網友為改造方案出謀劃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