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國是論 > 正文
高校不應成“被就業”的替罪羊
www.shockplant.com?2009-07-24 10:26? 布丁?來源:廈門商報    我來說兩句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在當前經濟環境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但是究竟嚴峻到什么程度?只能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吧。

最近,有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網上發帖,表示“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就業了,而就業協議書上寫的是一個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公司,而且還蓋了該公司的公章”。在此之后,不少應屆畢業生們開始紛紛講述自己“被就業”的經歷。于是,“被就業”成了最新網絡熱詞,高校就業率造假也再度走進人們的視野。

其實就業率造假與注水問題非始于今,但一家小店卻能與百名高校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這就實在有點雷人了———以前,錢鐘書的《圍城》里曾出現過克雷登大學;如今,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了克雷登小店。

不過,一些高校這種“明火執仗”的“就業”方式,也不自覺地把自己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很多網友在極盡揶揄諷刺之余,還質疑高校這種做法是否已經突破了道德與法律底線。面對媒體的質疑以及輿論的強大壓力,那些造假者只能噤若寒蟬了。

那么,就業率造假,高校是否是罪魁禍首?我覺得,如果把所有矛頭指、所有罪過都歸于高校,則顯然有失偏頗。高校充其量也只能算“幫兇”———是被我們歷史沿襲下來的教育制度以及整個社會的就業導向給“逼”出來的。

我們知道,教育主管部門2003年出臺規定,高校不能只管擴招不管就業,就業率明顯偏低的高校,原則上要減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調低增幅。在這樣的壓力下,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只好要求沒就業的學生也就業,甚至出現了個別“被就業”的情況。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與市場辦學規律的相悖已經埋下矛盾的伏筆,而當面對于那些明顯的造假數據,主管部門不是不知道,他們為了自己的政績,更多時候寧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從社會層面上看,現在每個學生、每個家長,他們大多數的擇業觀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就業導向上———考公務員、進大企業。雖然每個人現在都在喊,讓大學生到基層去、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教育政策中如何支持自主創業,如何鼓勵大學生下基層卻都停留在表層上。筆者以為,這種觀念與現實之間的沖突,也是導致今天高校畢業生“被就業”現象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拍 | 中文不卡AV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 | 思思热思思热久久 |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