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公務接待何來秘密和敏感
www.shockplant.com?2010-05-07 10:47? 劉洪波?來源:現代快報    我來說兩句

最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關注公務接待問題,認為“并非不治之癥,只要做到信息公開,打破‘自我監督’的思維,加強監管,敢于處罰,便可使問題迎刃而解”。

不過,在報道中,《瞭望》對現狀的描述是:國家部委公務接待被視為“機密”,地方公務接待被稱為事涉“敏感”。

《瞭望》所說的“迎刃而解”的辦法,我大概是贊同的。信息公開、打破對“自律”的依賴,加強監管,敢于處罰,豈止是公務接待大吃大喝的問題,官場上還有什么問題是不可以“迎刃而解”的呢?

很多人喜歡說“治理腐敗并沒有萬能良藥”,什么權力機制都有可能出現腐敗,也都存在解決腐敗問題的辦法。這無非是說,不依靠社會監督,不依靠相互制衡,權力自我約束,再加上上級常規檢查、突擊檢查等等,也是完全可以遏制腐敗的,問題不過是很多好做法沒有做到位而已。

對這樣的說法,我沒有辯駁的愿望。我想,這與其說是在堅信什么道理,不如說是在堅持維護權力的無邊樂趣。既然權力不受約束成了前提,再去討論可不可以遏制腐敗,就沒有什么意義。這就像一個人要在享受海鮮和啤酒的基礎上討論治療痛風的問題,你說這是堅信痛風可治,還是維護口腹之欲?

信息公開、權力“他律”、加強監管、敢于處罰,這些條件雖屬治理腐敗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例如信息公開的真實性、“他律”制度的法律化、監管權力的社會化等等,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這些看起來是技術問題,實際上是權力機制和權力體系的再造。權力再造,卻正好是問題之所以“漫長而艱難”的原因。

公務接待費用為什么是“機密”,又有何敏感?保密事項依據保密法而成立,公務接待費用屬于“保密范圍”,是保密法、保密法細則或者保密工作的哪個條例有過規定,還是隨便一說?“敏感”就更是一個不知所謂的說法,社會要依法治理,一切公務機關要依法作為,而不是社會依“敏感”與否來治理,公務機關的行為要看“敏感”與否而定,而且是誰的敏感感受可以決定一個事項的公開或不公開,誰覺得敏感就可以把問題變得不是問題?

權力不想說的東西就是秘密,如果連宣稱秘密都自覺離譜,就干脆說“敏感”。因為這是秘密,所以我不公開;因為我敏感,所以我不說,而且你也不能說。何為秘密,何為敏感,誰的秘密,誰的敏感?隨時秘密和任意敏感之下,不只是保密法要被濫用,甚至沒有任何一項公民權利可以落實,權力的“自律”、自便、自肥就樂趣無窮了。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 在线资源AV每日更新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 在线观看国产视频啊啊啊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