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改上動作頻頻的深圳近日又出亮點,據深圳市衛生與人口委員會透露,《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已經上報廣東省衛生廳,如果該方案獲批順利,深圳醫生“自由執業”新政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實施。(7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毫無疑問,在目前“看病難”、“看病貴”和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的現實背景之下,卸掉醫生“走穴”的門檻,允許醫生自由“走穴”、“自由執業”,不再需要所在醫院同意,這樣的改革很顯然能夠帶來多項利好,符合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方向。一是有助于優化優質醫療資源的分配,盤活閑置醫生資源的存量,讓醫療資源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在一定程度可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二是有利于打破醫療衛生體制僵化的人事制度,加速醫生的流動,實現醫生資源的市場化配置。三是能夠直接增加醫生的收入,體現醫生的職業價值,降低醫生賣藥的利益沖動。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醫生自由“走穴”可能帶來的負面后果,應當謹防醫生自由“走穴”荒了自家的責任田。 眾所周知,能夠出去“走穴”的醫生不是一般的普通醫生,而是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執業醫師,說白了就是那些受患者歡迎的名醫、專家們,他們是公辦醫院的骨干力量。對于這些醫生,他們所在醫院隨時都需要他們回醫院救場,尤其是遇到突發事件,有病人需要急救的情況。但是,一旦允許他們自由“走穴”,本來所在醫院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在外面“走穴”,無法救場,直接荒廢了自家的責任田,影響手術。另一方面,醫生“走穴”的收入一般比在所在醫院的一畝三分地上做手術的更多,更具有誘惑力。在金錢的誘惑之下,很多醫生可能會更熱衷于“走穴”,而不是安心于自己的本職工作,影響精力投入。實際上這幾年有很多公辦學校名師在私立學校里認真“走穴”代課,而在所在的公辦學校糊弄任務,完全無視學生的合法權益就已經很能證明公辦事業單位外出“走穴”的危害性。 再者,任何一個名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除了自身努力因素之外,最重要就是所在醫院的培養和給予的眾多培訓機會,而這些成本的付出均來自所在醫院,實質上是政府財政和納稅人錢財。公共財政培養出來的名醫,跑去以營利為目的的私立醫院“走穴”,甚至跳槽到私立醫院,無疑忽視了公共財政對其的培養成本。 筆者認為,醫生自由“走穴”的方向沒有,但是約束措施也不能缺失。一方面,醫生自由“走穴”應當僅限于休息期間,而且要在所在醫院備案,要讓醫院知道其去向。另一方面,醫生自由“走穴”應當僅限于公辦醫院,不應去私立醫院“走穴”,實質上就是優質醫療資源的公辦醫院扶持弱勢的公辦醫院,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分流。 |
相關閱讀:
- [ 07-31]醫生多點執業有利于緩解看病難
- [ 07-31]醫生自由走穴制度化為時尚早
- [ 07-31]對醫生自由執業的擔心有點兒多余
- [ 07-30]醫生多點執業是一把雙刃劍
- [ 07-30]醫生提醒:兒童夏季最好的飲料是涼白開
- [ 07-30]24歲女孩智力似3歲 醫生:可能患“呆小癥”
- [ 07-30]醫生自由“走穴”是盤活醫療資源存量
- [ 07-30]“醫生多點執業”的前景與困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