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13日訊(吳幫榮)她是一名普通保姆,七年來,通過學習她掌握了不少醫療護理技能,為一對年過八旬、體弱多病的老夫妻喂藥、打針、按摩、測量體溫和血壓,悉心照顧。一提起她,兩位老人都贊不絕口。這位出色的保姆就是羅曉瓊。
2004年7月的一天,老人的兒女來到家政公司為獨居的父母請保姆。當時陳奶奶正臥病在床,鄭大爺的身體也不好。一聽說要照顧兩位生病的老人,許多保姆都面露難色。這時,剛到廈大一位教授家面試的羅大姐回來了。在公司的鼓勵下,羅大姐跟隨他們來到了百家村的家中。
從第一眼看到兩位老人起,羅大姐心里就決定要留下來。“也說不清什么理由,可能是緣分吧。”羅大姐事后回憶道。
兩位老人長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疼痛等多種疾病,每天要服用七八種藥,每年至少住院一兩次。羅大姐根據醫生的建議,首先從日常的飲食調理入手,她把五谷雜糧和淮山、茯苓、薏仁等一些中藥材摻在一起先炒好,然后拿到二市磨粉加工。每天早上煮成米糊給老人吃,中午、晚上是一葷二素,加上一個有營養的煲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老人的臉色漸漸紅潤起來。
老人居住的小樓是過去的僑房,進出的樓道又陡又窄很不方便。有一陣子,鄭大爺的心臟病又犯了,上醫院看病成了家常便飯。但每次攙扶著老人上下樓梯都十分困難。有時僅僅是為了上醫院打一針,就折騰老半天,累得老人直喘氣。羅大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在那時她暗下決心,打算學習有關家庭護理技能,減輕老人的勞頓之苦。她的這個想法得到老人一家人的支持。
不過,只有小學文化的羅大姐,想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但工夫不負有心人,這些年,無論是陪老人去醫院還是請醫生上門就診,她不放過任何可以拜師學習的機會,在醫生的言傳身教下,她逐漸學會了喂藥、打針、按摩、測量體溫和血壓,以及老人病情突發時的藥物治療和吸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除了白天安排好兩位老人的生活,晚上還要照料他們按時服藥、上廁所,注意觀察兩位老人身體上微小的變化,成了名符其實的“家庭護士”。
羅大姐細致周到的服務也換來老人對她的信任和喜愛。他們從不把她當外人看待。每次陪他們出去散步時,老人逢人便說:“她就是我們的親孫女。”羅大姐的家人遇到困難,陳奶奶知道后,也總是盡其所能熱心資助。他們像一家人一樣其樂融融。
羅大姐說,保姆工作有苦有甜,只有用心才能做好。這幾年,她先后把自己的五個姐妹介紹來當保姆,在她的帶動下,姐妹們又動員了幾十位老鄉加入這一行。
- 2011-03-24大學生當保姆屈才還是磨練? 廈門大學生僅13%愿意
- 2011-03-06廈門家政業推出"合同制"保姆 提高保姆"性價比"
- 2011-03-01節后稱心保姆難找 工資最高漲到每月3000元
- 2011-02-17市民需求增加保姆減少 廈門節后保姆又漲200元
- 2011-02-16節后薪酬漲至2000元 寧德市區保姆仍供不應求
- 2011-02-15近半保姆未返廈要價節節高 市民開始嘗試"拼保姆"
- 2011-02-12廈門保姆月薪喊到2500元 節后比節前工資再漲兩成
- 2011-01-12嬰兒給保姆帶月余后病亡 解讀狠心保姆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