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西藏召開改革開放40年昌都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2019-01-03 08:44:40??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責任編輯:康金山 我來說兩句 |
西藏電視臺記者: 眾周所知,昌都是全區乃至全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請發言人介紹一下,昌都市采取了哪些措施,讓貧困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逐步實現脫貧致富? 澤仁俊美: 一是全力推進扶貧產業建設。圍繞“五大養殖基地”和“七大種植基地”產業布局,大力扶持種植、養殖等六大類扶貧產業項目,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優勢資源開發、特色農畜產品加工、商貿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對貧困戶增收帶動作用明顯的特色產業。2016年以來,我市累計整合產業資金45.69億元,開工建設產業扶貧項目772個、完成投資41.69億元,帶動貧困群眾4.4萬人。 二是大力扶持扶貧龍頭企業發展。深化“龍頭企業+貧困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致富能人+貧困戶”等合作模式,探索土地流轉、牲畜托管、合作林(牧)場、電商扶貧、旅游扶貧等產業扶貧新舉措,共培育龍頭企業20家,預計實現產值1.6億元,帶動農牧民群眾1.03萬戶,實現戶均增收3200元。 三是積極推進就業扶貧工作開展。依托產業園區、產業項目等扶貧項目提供的就業崗位,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行臺賬管理,分期分批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并引導貧困群眾就近就便實現就業創業,讓貧困群眾不離鄉不離土、在家門口增收致富。2016年以來,我市已累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93萬人次、實現轉移就業2.36萬人。 四是狠抓易地扶貧搬遷工作。2016年以來,累計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68個,目前實現貧困人口入住17629戶89874人,入住率達98%。同時,針對昌都市三巖片區“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深度貧困現狀,截至目前,已完成異地搬遷入住214戶1442人。 五是精準落實生態補償政策,把生態扶貧作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內容,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把有勞動能力、持續增收困難、未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眾一并納入政策性崗位幫扶,精準落實生態保護政策性崗位。2016年以來,共落實生態補償崗位20.69萬個,兌現生態補償資金16.71億元。 西藏日報記者: 污染防治攻堅戰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近年來,區黨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持續加大環境治理保護力度,全區生態環境保持良好。請發言人介紹一下,昌都是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區黨委、政府各項部署要求,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 澤仁俊美: 昌都是西藏自治區第二大林區,也是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最后一方凈土,確保長江源頭生態安全,既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區黨委、政府交給昌都的神圣使命,也是是昌都市委、市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昌都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中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全過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著力破解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生態環境保護和長遠發展的突出問題。 一是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底線、紅線和高壓線,持之以恒推進生態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市、縣、鄉、村四級環境監管體系初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二是嚴把建設項目準入關,嚴禁“三高”企業進入昌都,審批建設項目環評報告表(書)230份、規劃環評4份。全面貫徹落實新《環評法》要求,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類項目的審批權限全部下放至縣(區),2013個建設項目實現環評網上自行備案,極大縮減了環評審批時間。 三是嚴密環境監測,每月對5個國控斷面、5個趨勢斷面、2個地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監測,每半年對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監測,今年以來共開展國控斷面、趨勢斷面和地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11次,開展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2次,共獲得監測數據3200余個。 四是堅持鞏固中央環保督察成果,高效辦結了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26批次52件76個問題和實地調研時提出的7個點位整改要求,整改率達100%。狠抓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29大項86小項共性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已完成整改39小項。我市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得到了中央環保督查組、自治區環保督察組的充分肯定。 五是大力實施藏東“三江”流域造林綠化、天保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工程建設,目前全市各類保護區公園總面積已達到74.33萬公頃,完成各類造林任務7.5萬畝,草原植被、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77%、34.78%。 西藏青年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十九大報告中對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進行了全面系統部署,并把黨的建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請發言人介紹一下,昌都基層黨組織建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澤仁俊美: 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是引領偉大斗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根本保障。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昌都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擺在優先位置,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工作,以加強“三基”建設(建強基層組織、夯實基礎工作、提升基本能力),促進脫貧攻堅工作為主線,以實施基層黨建“八大工程”和推進“兩個標準化”建設為主要抓手,以建好陣地、建強班子、發揮作用為主要目標,著力建設聽黨話、跟黨走、做表率、善團結、懂發展、能致富、保穩定的堅強戰斗堡壘。 一是有力有序推進陣地建設。整合中央劃撥黨費、易地扶貧搬遷、十項提升工程、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資金5.58億元,積極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標準化建設。截至11月底,我市2018年在建的534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項目中,已實現主體完工513個(其中:已投入使用66個),整體完工進入布展的村居已達299個,基層“集體議事無場地、群眾活動無陣地”的難題得到有效化解。 二是抓緊抓實班子建設。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換屆選舉工作全過程,牢牢把握村(居)組織換屆選舉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嚴把政治標準,擴大基層民主,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村(居)“兩委”100%是黨員的目標。同時,制定出臺了《昌都市村(居)“兩委”班子議事決策制度》《昌都市村(居)干部業績考核獎勵實施細則(試行)》《關于在全市干部駐村工作中開展“傳幫帶”提升村(居)干部能力的實施方案》等文件,嚴格配套落實村(居)干部報酬待遇增長資金,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報酬每人每年增加到25484元,其他村“兩委”干部每人每年增加到12742元,進一步激發了村(居)干部的履職熱情,提升了基層班子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是激發激勵模范作用。深入實施黨員致富星火工程,以“富戶幫貧戶、先富帶后富”的方式,激勵和支持廣大黨員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上當先鋒、作表率。截至目前,全市共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3200余名,落實幫扶項目21個,落實幫扶資金290余萬元。同時,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消除一批空殼村、持續壯大一批薄弱村、鞏固提升一批富裕村”的“三個一批”工程,鼓勵村(居)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創辦或領辦一些投入少、見效快的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村集體經濟540個,正在建設92個。 晉美旺措: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 |
相關閱讀:
- [ 01-02]郵儲銀行福州平潭支行營業部獲獲得“2018年銀行業文明示范服務千佳單位”殊榮
- [ 01-02]邵武市委老干局倡議移風易俗 弘揚新風尚提升文明素質
- [ 01-02]結對共成長 攜手齊發展——邵武開展“文明校園+鄉村少年宮”共建交流活動
- [ 01-02]省紅十字會機關開展文明交通志愿引導服務活動
- [ 01-02]上杭縣僑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 [ 01-02]省政協機關開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務引導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